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9)PAC心理状态:父母应善于调节心态

关心孩子,就关注我们



往 期 链 接

第一章 发掘孩子的内在潜能


1、【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点击阅读)

2、【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2)(点击阅读)

3、【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3)鱼缸法则: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4、【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4)马太效应:公正地对待孩子

5、【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5)目标效应:有梦想就有动力


第二章 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性


6、【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6)延迟满足:克制是成功的前提

7、【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7)破窗效应: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8、【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8)标签效应:给孩子贴上正面标签

9、【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9)互惠效应:助人为快乐之本

10、【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0)棘轮效应:让孩子体验生活的艰辛


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11、【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1)感觉剥夺: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

12、【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2) 好奇效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3、【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3)倒U形假说:给孩子适当的压力

14、【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4)木桶定律:孩子要均衡发展

15、【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5)德西效应:金钱不是万能的

16、【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6)模仿效应: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第四章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


17、【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7)禁果效应:被禁止的更有吸引力

18、【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8)晕轮效应:评价孩子要避免以偏概全


//////////




本期内容


第四章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


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

——[美国]布鲁尔·卡特


19. PAC心理状态:父母应善于调节心态


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多,对孩子的影响也最大。父母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对孩子的心理行为有直接影响。良好的心态结构和恰当的行为表现不仅可以提高父母的威信,而且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认识“PAC”理论


1964年,加拿大心理学家柏恩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PAC理论。PAC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分析理论。

柏恩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心理状态构成的,即“父母”心态、“成人”心态、“儿童”心态构成,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分。因为在英语中,父母写成Parent、成人写成Adult、儿童写成Child,所以,三种心态分别取各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简写为P心态、A心态和C心态,整个理论也简称为“PAC理论”

“父母”心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

“成人”心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

“儿童”心态像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我不知道……”


根据PAC理论,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

每一种心态都不是绝对的好或不好:父母心态有权威、主观的一面,也有关心、爱护的一面;成人心态有客观、理智的一面,也有刻板、冷漠的一面;儿童心态有幼稚、冲突的一面,也有活泼、可爱的一面。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根据场合需要,及时进行心态转换。

例如,在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中,父母应该用"成人心理"支配自己的行为,表现在:在家庭里,父母是核心,是家庭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在孩子学习时,父母是孩子学习的发动者、督促者、激励者和评定者。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直接影响,父母必须客观、理智、以身作则,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发展机会。

在生活环境和生活过程中,父母则应用“父母心态”支配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关心、爱护下一代。父母应当亲近孩子,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孩子,把孩子的饮食起居、吃穿住行挂在心上,尤其要在孩子生病时给予更多的关爱。父母对孩子的爱应当是自觉的、普遍的、持久的、细致的。

而在娱乐环境和娱乐过程中,父母则应以"儿童心态"为主,扮演孩子的朋友角色。这里所说的儿童心态,是指天真、活泼、真挚、可爱的一面。比如,在操场上、公园里和大自然中,在做娱乐活动时,父母应暂时放弃成人角色和父母角色,发掘出自己的童心,最好像儿童一样天真、活泼地融入孩子中,同孩子一起玩、一起乐。和孩子玩得尽情尽兴,身心充分放松,就容易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适时地运用PAC理论中的三种角色,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能适应孩子的心态和需求,这样才能有效实施家庭教育的各种目标。如果父母总将自己的心态放在成人心态上不变,那么,孩子对你会敬而远之;如果家长总是父母的心态,孩子处处被管、被照顾,则出现厌烦和逃避的心态;如果家长总是儿童心态,时间长了威信也就没了。因此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心态失衡,导致PAC理论出错位、僵化的现象。


一个小故事


在一列开往西北方向的火车上,一位作家问一位农民父亲:“您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重点大学,请问有没有什么绝招啊?”

农民父亲的回答出人意料:“其实也没啥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原来,这位父亲小时候家穷没念过书,自然也就没什么文化教孩子了,但他又不能由着孩子瞎混,于是就想出一个教育的办法。

每天等孩子放学回家,他就让孩子把学校老师讲的内容跟自己讲一遍;然后孩子做作业,他自己也跟着在旁边做作业,弄不懂的地方就问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让孩子第二天去问老师。

这样一来,孩子既当学生又当“先生”,学习的劲头就甭提多大了!哪怕是别人的孩子在外面玩的热火朝天,他家的孩子也不为所动,就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小学到高中一路攀升,直到考上重点大学……


成为孩子的朋友


父母和孩子是血缘关系最近的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和孩子的内心很贴近。有心理学家为了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曾对1000名初三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是:71%的孩子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30%的孩子不愿和父母讲心里话。在回答“你最亲近的人是谁”时,41%的学生回答是同学,28%的学生回答是老师,只有12%的学生回答是父母。

而对家长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有超过80%的家长感到自己和孩子之间存在距离和隔膜。

正是因为孩子与父母之间有隔膜,孩子不愿意对父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父母也由于不了解孩子而容易对孩子的行为产生误会,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和孩子之间很容易出现分歧甚至冲突。

要想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听父母的话,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父母还必须会消除与孩子之间的隔膜。而要做到这一点,一个最好的方法是父母和孩子像朋友那样交往,使父母成为孩子的朋友、贴心人,孩子才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从而使教育目的更容易实现。


要成为孩子的朋友,父母应做到以下几点


⑴与孩子有共同语言

父母要了解孩子喜欢的生活方式与兴趣,了解他们对人对事的见解,找到与孩子相似的地方。例如,孩子喜欢某位歌星或演员,兴致勃勃地向你讲述偶像的新闻,你就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主观见解去说:“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这样迷他,我可觉得他没什么优点。”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既然不明白我,再说下去也没意思”,从此便不再与父母说他的偶像,转而去寻找与他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父母有必要去学习新的知识,多接触点流行的东西。比如流行的思想,流行的服饰,流行的技术,流行的音乐,以减小代沟,创造彼此信任沟通的渠道。


⑵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

父母如果在任何时候都摆出一副家长的架子,就容易和孩子形成人为的代沟,变得难以沟通。最好的方法是“蹲下来”,和孩子平等交流,缩短和孩子的心理距离。要和颜悦色和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而不要总用命令、训导式的口气。

要尽量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无论多么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不要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了,一切都是老师的事情,回家了就只督促做作业。当孩子做了不和自己期望的事情的时候,不要马上发火,先听听孩子的理由。


⑶对孩子说心里话

不要把话闷在肚子里,把心里的想法告诉孩子,同时听听孩子的建议。告诉孩子你多么爱他,让他知道他对你多重要,慷慨地把你的时间分享给他,但是在物质上不要“有求必应”。


⑷尊重孩子的隐私

父母要了解孩子,才能及时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但这种目的应当通过沟通的方式来让孩子袒露心扉,而不能侵犯孩子的隐私权。

孩子心中藏有秘密是很正常的事,说明孩子已经长大了。父母应该以理解和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他们,不要苛求孩子把什么都告诉你,更不要通过翻看日记、跟踪等方式来了解孩子。


一个小故事


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在刚出生时聪明可爱,深得父母喜爱。可是很不幸,在海伦一岁半时,一场重病(红猩猩耳热病)夺去了她的听力、视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使她成了又聋又哑的孩子。由于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无法与别人沟通的窘境使小海伦变得脾气暴躁,喜怒无常。对此,她的父母无能为力。父母曾经不止一次地教导她,希望她能学会最起码的知识,可是都没有取得成功。

7岁那年,海伦·凯勒的生命出现了重大转机,改变她命运的莎利文老师出现了。

莎利文老师跟海伦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还从莎利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

有一天,莎利文老师在小海伦的手心写了“水”这个字,小海伦不知怎么搞的,总是没法子记下来。老师知道小海伦的困难在哪儿,她带着小海伦走到喷水池边,要小海伦把小手放在喷水孔下,让清凉的泉水溅溢在小海伦的手上。接着,莎利文老师又在小海伦的手心,写下“水”这个字,从此海伦·凯勒就牢牢记住了,再也没有与其他字搞混。海伦后来回忆说:“不知怎的,语言的秘密突然被揭开了,我终于知道水就是流过我手心的一种物质。这个字唤醒了我的灵魂,给我以光明、希望、快乐。”

莎利文老师认为,光是懂得认字而说不出话来,仍然不方便沟通。可是,海伦·凯勒从小又聋又瞎,既听不见别人说话的声音,又看不见别人说话的嘴型。为了克服这个困难,莎利文老师替海伦·凯勒找了一位专家,教她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以及鼻腔吸气、吐气的不同,来学习发音。当然,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过,海伦·凯勒还是做到了。

在莎利文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海伦·凯勒最终战胜了自己,摆脱了命运的束缚,成为生命的强者。


教育孩子要有好心情


孩子因为在学校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回到家里,把书包一甩,饭也不吃,一副要发脾气的样子。细心的妈妈一看就知道孩子有心事,但没跟孩子一般见识,而是耐心地询问原委,渐渐地,孩子平静下来,开始向妈妈诉说……

可是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父母一看孩子不听话,气就不打一处来,大声训斥,狠狠责骂,甚至讽刺加棍棒,结果与孩子的对立越来越强烈,甚至出现孩子离家出走,或孩子自杀的恶果。

曾有一位初中女生说,她和母亲的关系已经恶化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了。女儿让母亲非常生气,她一见女儿就烦,讽刺加责骂,女儿也反唇相讥,两人甚至不能同待在一间屋里。这位女儿为此非常苦恼,也可以想见,她的母亲的心情有多么糟糕!

教育孩子应该是一件十分轻松、十分愉快的事情,可是很多父母却陷入了忙碌和苦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没有人喜欢整天被呵斥和责骂,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父母要有好心情去面对孩子。


⑴给予孩子包容

明智的父母一定要清楚,孩子的任性、犯错误都是有原因的,他有可能是一番好意却办了坏事,有可能只是无心之过而已,甚至有可能是父母误会和冤枉了孩子。在责骂孩子之前,保持平静的心态更有助于我们清晰地判断事情。

如果孩子不听话,父母就来气,不问青红皂白也跟着大发雷霆,就错过了教育的机会了。


⑵保持平衡的教育心态

教育要实事求是,也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能力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要要求过高,让孩子无法企及;也不要要求过低,让孩子感到要求乏力。

如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呢,这就要求家长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抓住每一次教子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认真反思,总结经验,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⑶把教育中的受挫视为平常

孩子是一个在成长变化中的独立个体,生命没有定数,成长更没有保证。他可能会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也可能会与此相反。孩子的某些变化甚至在父母看来没有任何征兆,例如,有可能一向聪明听话的孩子开始迷上了网络游戏,迟到早退甚至酗酒闹事……父母要放大心量,预见孩子成长中所有的可能性,这样才能在孩子出现任何问题时都能保持心平气和。

孩子出现种种问题,其原因可能是出在自己身上,例如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原因也可能是出在孩子身上,例如交了不好的朋友等。父母要保持冷静,分析原因,然后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可以陪孩子聊天、交流,让孩子摆脱与父母的抵触情绪,然后循循善诱,加以引导。


家 教 故 事


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周弘是赏识教育的倡导者,被称为“第一位发现孩子没有错的教育家”。他认为,任何时候,父母在教育子女时都要保持好心情。

有一次,上小学的女儿婷婷做了10道数学题,结果只对了一道。

周弘知道这一情况后,并没有马上责备女儿,而是拿过女儿的作业本,找到了那道惟一做对的题,打了一个大大的勾。而对那9道错题,周弘没有打叉。

周弘满怀深情地对女儿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做对了一道。”

婷婷露出了喜悦的表情:“爸爸,你小时候,会不会做?”

“我肯定不会做,像你这个年龄,这么难的应用题,爸爸连碰都不敢碰。”

  此后,周婷婷就有了学习数学的动力,她仅用3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六年的数学课程。升初中的时候,她的数学考了99分。






沙丽娜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讲师,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河南省德育教育先进工作者,平顶山市优秀班主任。文学作品多发表于《星星诗刊》《诗选刊》《绿风诗刊》《中国诗歌》《中华日报》(泰国)《燕赵诗刊》《当代小说》《三月》《岁月》等数十家国内外报刊杂志。作品多次入选《诗选刊》“中国女诗人作品专号”、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精选》、《河南当代女诗人档案》、《中国新归来诗人》、《中国当代百名女诗人诗选》《中国网络诗歌史编》等多种选本。获《教师报》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获“虞姬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 “东坡诗歌奖”全国华语诗歌大赛三等奖、第四届“大江东去杯百善孝为先”全国诗文大赛一等奖。2005年出版个人文集《记忆的手语》。


心理咨询:恋爱婚姻家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咨询电话 17737837679


本刊主编  沙丽娜


好文荐读



【收藏】初中生如何写议论文?附:议论文名题范文及解析

【收藏】如何写好“成长类”作文?给孩子们看看

【收藏】初中作文开头、结尾写作技巧汇总【附范例】

【家长必读】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收藏版】阅读分析答题技巧,从小学到中学都适用,请家长给孩子收藏

◆【收藏版】再推荐一次:小学至高中阅读书目大全(教育部推荐)

【写作技巧】写好作文50条攻略!

俞敏洪:教书的是老师, 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开学第一课,请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努力学习”!

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隐患在小学!

优秀的孩子离不开阅读!家长看看这些建议

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引领的初中语文组为初中生三年推荐的书单

写日记,是提升作文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潜在的差生”

阅读能力决定未来高度

【写作技巧】写好作文50条秘诀

【写作技巧】这样写景,作文不会枯燥!

◆班主任的讲话字字珠玑(建议家长给孩子看看)

◆学霸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惊人相似

◆得语文者得天下!这些语文学习方法的精髓,孩子应该知道!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父母做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名家经典选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